Sunday, August 06, 2006

軟硬 Long Time No See 演唱會 (2006.8.4) 〈二〉



軟硬送了首結婚進行曲給克勤呢!

軟硬 Long Time No See 演唱會 (2006.8.4) 〈一〉



嘉賓:李克勤
硬軟以盧淑儀曾是港姐身份作話題,好搞笑。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無聊之作〈一〉

今天在自己 account 的 tmp folder 找東西的時候,發現了數幅在大學 UG 時的無聊之作﹝見下圖其一﹞。唉,現在的我恐怕沒有時間幹這些東西呢 >.<

Monday, April 03, 2006

栗米百力滋

真的有栗米味百力滋的,味道不俗。泰國出品,只售二元八毫 :)
有點期待 newsgroup 見到的魚翅味百力滋呢!(做夢中 :P)

Sunday, March 12, 2006

麥記飯包

麥記通常是 blog 主晚餐的最後選擇,原因是想避免那用千年油炸成的薯條。今天 blog 主最後到了老麥買外賣,因為想不到吃什麼囉 ... 到了麥記,卻好像發現新大陸般。原來麥記推出了兩款新的飯包﹝下圖是其中一款﹞。


賣相不錯吧!這是牛肉飯包﹝老人痴呆,已忘記了正確名稱﹞,味道有點像同樣是老麥出品的牛肉餡餅。雖然味道方面沒有很大的驚喜,但對不喜歡吃麵包的人士而言,到麥記終於有多一種選擇。

補充:這叫飯tactic (12/05/06)

Saturday, February 25, 2006

小雞的心聲

很有心思的作品,請花一點時間聽聽小雞的心聲。

http://www.hkbirdflu.com/sadchick.htm

* * *

請善待禽鳥,千萬不要大規模撲殺家禽野鳥,我們可以不吃雞,可以不觀鳥,防疫抗疫,首要是注重個人衛生和要有公德心。希望一切不美好的都能隨著2005年過去,聽聽小雞的哭訴,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祝大家有美好的2006年。

搞笑 Flash 作品:我不想說我是雞 (7mb)
(k鈴製造 www.kring.cn )

歌詞:

我不想說我很清潔,
我不想說我很安全,
可是我不能拒絕人們的誤解,
看看緊閉的圈數數剛下的蛋,
等待被撲殺的危險。

吃我的肉我沒意見,
拿我的蛋我也情願,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當作污染,
想想命運的苦擦擦含淚的眼,
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
一樣的我們咋就成了傳染源,
禽流感,很危險,
誰讓咱有個鳥類祖先。
孩子他爹已經被處決,
孩子他哥抓去做實驗,
這年頭做只雞比做人還艱難,
就算熬過今天就算過了明天,
後天估計也得玩兒完。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
一樣的我們卻已不值一錢,

一樣得吃肉,一樣得吃飯,
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
一樣的我們卻過不了本命年,
一樣得吃肉,一樣得吃飯,
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鳥不是敵人

詹肇泰﹕鳥不是敵人
2006 年 2 月 22 日

【明報專訊】 作者為自然保育顧問、
漁護署前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雀鳥﹞

一信息兩啟示

近月政府增加化驗野鳥屍體,大大豐富對禽流感的科學認知,化驗結果帶出一個很重要信息,就是 H5N1 禽流感病毒可以普遍在多種不同居留狀況﹝候鳥或留鳥﹞、不同食性﹝雜食或肉食性﹞和不同生活習性﹝林鳥、水鳥或市鳥﹞的野鳥間存在。

以上信息帶出最少兩個啟示﹕

1. H5N1 禽流感病毒可以經不同種類的野鳥擴散和潛藏在各處,但我們不可能預知病毒在何處及何時被發現。

2. 以「有多少隻雞身上證實帶有 H5N1 病毒」此主觀意願來決定何時進行「全港性」殺雞行動,可能不再是避免病毒留存在香港的治本辦法。

可以沒有鳥和雞嗎﹖

近日,有個別專家建議在香港境內最終要做到一隻活家禽也沒有,也有社會聲音表達驅趕或撲殺在香港的野鳥,究竟這些訴求合理嗎﹖現實上可行嗎﹖在技術上要做到香港境內沒有活家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假使全世界沒家禽也不等於禽流感病毒從此絕種。事實上,看不見人類的食雞文化會因禽流感而放棄,正如之前在牛、豬、魚和蔬菜等食物上發現致病原或有害物質,今天人類還是每天在吃這些食物,最重要是食物有足夠的抽驗作安全保障。我們倒不如設辦法加強本地家禽養殖場的生物防護措施以增強本地優質食物的供應與品牌的塑造,這才造福和保障香港各階層。

香港擁有廣大的郊野面積、綠化的城市規劃與及具庇護雀鳥副功用的大廈建築等基本因素存在,除非香港變成一片平坦坦的三合土,否則在技術上要全港性驅趕或撲殺野鳥是沒有可能。假設今天我們真的把香港的雀鳥消除,明天別的雀鳥便會自然地從周邊地區進駐香港以填補騰出的生存空間。雀鳥自恐龍時代生存至今,牠們在地球的生態系統已經佔有獨特位置,如果雀鳥消失於一地,相信會對該地區和人類帶來不可預知的生態災難。

禽流感病毒不會消失

看不見雀鳥和雞會因禽流感或人類的撲殺行為而消失於地球,也看不見禽流感病毒會消失。從 1933 年首次成功分離流感病毒至今已 70 年,疫苗和抗流感藥物不停的研發,但人類流感病毒至今依然存在、依然經常變異、依然洗牌,可是人類依然存在。流感病毒經常變異和洗牌是它們對環境和宿主的適應,變異的結果可以是令病毒變得更高致命性,亦可以變得更低致命性。如果禽流感對人類的威脅最終減少或消失,可能只是病毒自身變異的結果。由於及早診斷禽流感還是有藥可醫,接受雀鳥和禽流感仍然繼續存在總比作出恐慌性行為反應更為理性。

給野生動物生存空間

野生動物與及有其身上的病毒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動物與病毒在千萬年的進化競賽中互相適應,病毒也確立其正面的生態功能。對人類而言,這些野生動物身上病毒會被定義為新發現的病毒或新變異的病毒,有人視之為洪水猛獸。吸收 SARS 的經驗,人類須檢討繼續入侵原始環境作農業和城市發展用途所帶來的負面後果,原始森林和天然濕地面積以及動物遷徙中途點的數目迅速減少的後果,是使野生動物無可選擇地要增加使用所謂人類的地方作棲息和覓食,繼而增加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交差感染機會。當數百年前先進的歐洲人初次登陸原始的南美洲時,南美原住民也面對著歐洲人身上的新病毒威脅,可見歐洲人便是南美原住民的洪水猛獸。現在專家嚷著要追尋所謂新病毒源頭,如果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人類的敵人可能不是野生動物和病毒。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這是甚麼?

「這是甚麼?」語帶雙關地問。﹝謎底下期公佈 :P﹞